前言
回到目錄通常選擇跟工作相關的書籍時,會找推薦書單或者經典下手,經典之所以能一直被閱讀必定有他通用的部分。
這本書真的適合你嗎?
回到目錄願意將快速變化以及流動性視為機會,而非視為威脅、極力迴避。贏家觀察到產業正發生轉變,並且花時間思考要如何驅動改變;輸家則是消耗僅有的時間,希望一切恢復原貌。
當看到這句話時,很確定我是這本書的目標讀者群,即便是個害怕變化的高敏人,但面對現實時是勇敢面對變化,也會花更多時間找出解決方案,並朝正確的方向努力。
如何在贏者全拿的職場中生存 - 被需要的人才
回到目錄書中拿了經濟學裡面很重要的「帕雷托最適」來解釋何謂被需要人才,很難找精通多數專業的人才,那沒有「精通」就找不到工作了嗎?難道一直換專業換業界就等於沒累積經驗了嗎?這本書解釋了現代求職者跟公司的盲點,每個經驗只要找到適合的地方發揮,1 + 1 甚至 0.1 + 0.5 都有機會取得大於2的可能性。
如果只有A or B能力的話需要在A or B裡面與其他佼佼者競爭,同時具備A and B能力時,可以李講AB雙方的問題,擔任A or B部門裡與另一方溝通的角色,也是本書裡面提到的「膠水人」,拿職位來說的話最常見的就是產品經理/專案經理。
這邊也補充裡面提到人才類型的延伸:I型、T型、H型、π型
回到目錄I型人才
在單一領域的技能/專業知識具有相當深度,偏向大家印象中的硬實力,像是職業運動選手或天才工程師。
T型人才
在單一領域的技能/專業知識稍有深度,還有跨領域的廣度,也是書中提到的帕雷托最適線上的人才。
H型人才
π型人才
擁有複數領域技能與專業的深度,可以跨領域跨專長,在職場上很搶手,工作任君挑選。
無頭蒼蠅的努力
回到目錄現在的雇主或許還不知道他們需要X能力,如果強調新創的競爭企業正準備招募具備X能力的人才,那麼應該要學習更多與X相關的能力。
「學習寫程式」雖然不一定錯,但是並不完整,畢竟大腦天生條件不同,許多人無法成為優秀的軟體開發工程師,此外越來越多低階程式工作變成低薪的商品工作。
職場的三年之癢
回到目錄擁有一份工作其實比較像是與某個人約會,而不是維持(高品質)婚姻。員工與雇主的關係比較不像是婚姻,反而更像是一段又一段的戀愛關係。
「成長心態」的人,會面臨「三年之癢」
自身經驗
回到目錄我有Pre-Sales(賣出東西前)、Post-Sales(賣出東西後)、廣告、行銷、數據分析跟一點網頁設計的經驗,在這幾個職位和業界都沒有到「獲得輝煌成績」的等級,用白話文來敘述的話,我非常不喜歡賣東西,業務成績波動也很大,在某家公司可能覺得我還行,但在另一家可能覺得我是不能用的業務;數據分析跟網頁設計是自學,能稍微理解架構,知道有問題時要怎麼找答案,但完全不到能自己寫出多厲害的東西。
在現在的公司擔任客戶成功經理為Post-Sales的工作,先不管過去我的業務成績如何,老闆說當初立刻決定讓我進下一關的關鍵就是「業務經驗」,進公司後因為過去的經驗很了解業務的心態跟狀況,業務疏忽的部分我會替他們補上,出問題時業務也會好好承擔,手上客戶狀況一堆,目前還沒被怪罪(希望以後也不會);過去廣告、行銷、數據分析和網頁設計經驗,在社內跨組討論或對社外溝通時,能理解客戶到底遇到什麼問題,跟工程師溝通時也能找出工程師漏看的部分,在回應客戶前可以先判斷對錯。
雖然老實說大家都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客戶作為行銷好好懂行銷相關知識,工程師可以正確判斷問題的話,就不用需要花這麼多腦力,但要求別人實在太難了,只能靠自己保護自身安全,不要讓人有機會讓我背鍋。
正因為我是靠各方經驗相輔相成,才能在看似不連續的經驗當中,相較以跳躍式地跳到今天的位置,所以更清楚選擇公司多重要,當然理想是進入超大公司,在相對安穩的大企業裡面各個部門裡學習不一樣的經驗,但這幾年連知名企業也不安全了,成長型企業也偏向預測居多,但每個職位的經驗只要有事先規劃,而不是漫無目的地選擇企業的話,這些經驗在規劃的路上總有機會用上。
最後寫本書裡最忠肯的一句話:
求才者口口聲聲說著沒有合適人才,卻又不培育人才學習被需要的技能,真的很無意義。
相較有腦的企業自然知道,公司所需的人才是近幾年才出現的,之前推特上發明某種語言的工程師就說有些公司要求該語言經驗的年數,比他創造出這語言的年數還長(有人記得是哪個語言的話拜託告訴我🙏),這些需求可參考但年數真的意義不大,如果單用年數來刷掉人的話,單純這公司不會是適合的公司罷了,不需氣餒。
看完這本書後需要花更多時間思考計畫,沒有辦法立刻解決現狀,但能讓人換個角度檢視過去的經驗,並且尋找未來的方向,推薦給大家!